針焰試驗全流程詳解:從火焰調(diào)節(jié)到結果判定,方法都在這里!
在電子電器產(chǎn)品的安全測試中,針焰試驗是評估材料阻燃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。
但很多工程師在實際操作中常會遇到各種疑問:火焰高度到底怎么調(diào)?升溫速率達標嗎?試樣角度如何擺放?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解析針焰試驗的標準操作流程,帶你避開那些容易踩的"坑"!
一、火焰調(diào)節(jié):精確到毫米的藝術
在試樣準備就緒后,火焰參數(shù)的精確調(diào)節(jié)就成為關鍵第一步。標準明確規(guī)定:
1. 燃氣要求:必須使用純度≥95%的丙烷或丁烷氣體
2. 燃燒器規(guī)格:外徑≤0.9mm的專用燃燒器
3. 預熱要求:點燃后需等待至少5分鐘使燃燒穩(wěn)定
4. 火焰高度:使用規(guī)標精確調(diào)節(jié)至12mm±1mm
特別注意:燃燒器內(nèi)管嚴禁混入空氣!
二、升溫速率測試:23.5秒的精準把控
新舊標準最大的區(qū)別在于對升溫速率的嚴格要求(但注意:標準從未規(guī)定具體火焰溫度!那些聲稱需要700℃/960℃的說法都是誤解)。
標準要求:銅塊溫度從100℃±5℃升至700℃±3℃的時間必須控制在23.5s±1.0s
操作中要注意三個關鍵點:
1. 距離控制:銅塊與燃燒器口間距必須為6mm±0.5mm(新標準新增要求)。實測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僅0.2mm的偏差就可能導致升溫時間縮短至19秒!
2. 設備保護:當溫度達到700℃后應立即移開火焰,避免損壞熱電偶
3. 校準頻率:建議在更換氣源或長期停用后重新校準時進行測試
三、試樣擺放:角度與間距的學問
正式測試時需要注意:燃燒管與垂直方向保持45°±5°
試樣位置分兩種:
?? 垂直放置:燃燒器頂部中心與試樣間距8mm±1mm
?? 水平放置:間距保持5mm±1mm
四、測試實施與結果判定
1. 燃燒時間: S2級測試:60秒(需用單層紗布覆蓋頂部開孔)
其他類別:通常30秒即可
2. 合格標準(滿足任一即可):鋪底層未引燃,且試樣無明火/灼熱
火焰30秒內(nèi)熄滅(tb<30s),且:周圍部件未完全燒毀、鋪底層未引燃。
通俗說就是:燃燒60秒后,余焰30秒內(nèi)熄滅、無燒穿孔洞、無滴落物即通過測試。
S2針焰試驗比常見的V-0等級更為嚴苛,是評估材料阻燃性能的高階測試。掌握這些操作要點,不僅能提高測試通過率,更能確保實驗結果的可信度。